人脸识别应用案例及总结
人脸识别系统应用案例
1.企业、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防盗门等。
2.电子护照及身份证。这或许是未来规模最大的应用。在国际民航组织( ICAO)已确定,从 2010年 4月 1日起,其
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技术是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美国已经要求和它有出入免签证协议的国家在2006年10月 26日之前必须
使用结合了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的电子护照系统,到 2006年底已经有50多个国家实现了这样的系统。今年年初,美国运输安全署(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计划在全美推广一项基于生物特征的国内通用旅行证件。欧洲很多国家也在计划或者正在实施类似的计划,用包含生物特征的证件对旅客进行识别和管理。中国的电子护照计
划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紧规划和实施。
3.公安、司法和刑侦。如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和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搜捕逃犯。
4.自助服务。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如果用户卡片和密码被盗,就会被他人冒取现金。如果同时应用人脸识别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三、总结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门融合生物学、心理学和认知学等多学科、多技术(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的新的生物识别技术,可用于身份确认(一对一比对)、
身份鉴别(一对多匹配)、访问控制(门监系统)、安全监控(银行、海关监控)、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游戏)等,因其技术特征而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人脸识别
相比于其他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的优势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性,所谓的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包括其它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区分和确认身份;具有自然性的识别还有语音
识别和体形识别,而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等因人类或其他生物不能通过此类生物特征区别个体所以不具备自然性。
二是非强制性,被识别的人脸图像信息可以主动获取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人脸识别是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而不同于指纹识别或者虹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系统的
原理与发展膜识别需要利用电子压力传感器采集指纹,或者利用红外
线采集虹膜图像,这些特殊的采集方式很容易被人察觉,从而带有可被伪装欺骗性。
三是非接触性,相比较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而言,人脸识别是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而同时能够满足在实际应用场景下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
我们坚信,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产品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我们相信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能够为安防领域作为更大的贡献。